基于多年的楼市研究,让我们有了一套可以快速捕捉市场行情变化的系统。
而这样的一套系统,让我们有了对市场从宏观趋势变化到微观细节的敏锐捕捉能力。
今天给大家介绍下第1行情对楼市的理解,以及其中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到的深刻含义。
一、如何才能了解楼市?小明说自己每周末都要看房子,连续看了几个月,对市场了解得差不多。
小张说这段时间市场不好,房子很难卖出去。
小红说周末又加班,鞋子都磨穿底。
在这众说纷纭的世界里,要看到点真东西越来越不容易。
小明看房子看的始终是房子,和市场没啥关系。
小张说房子难卖,潜意思就是楼市很差,也是基于自己。
小红鞋子磨穿底,潜意思就是楼市好,小红自然是完全不能理解。
大家的说法都对,但把大家的说法整合到一起就牛头不对马嘴。
展开剩余82%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家都只看到了市场中的点,而没能说到整体。
如何去衡量大家的说法以及在市场中的份额占比?
这个难题需要用到大数据,搞的就是市场的100%完全遍历。
上图是成都楼市某区域今年初始至今的全户型总价分布图。
它表示的是该区域去年年底结算的库存房源,加上今年新开房源数量的总和分布。
一个区域当年的全房源,这里累计13052套,都在这里,那它就表示了市场100%的完整体。
在这里面的任何一套房子都是今年市场的一个部分。
而不在这里面的房子就和今年的市场没有关系。
所以,从大数据统计的角度,我们把市场的概念用房源进行了100%的可视化呈现。
其中涉及到的规律,才能配得上“市场”二字这个主题。
所以,以后请大家注意,第1行情提到的成都楼市,包括了从2021年至今,全23区累计的4370余次开盘,累计55万9千余套房源的各种走势和数据。并且是持续变化地。
所以“市场”这两个字,在我们这里是非常厚重的东西。
比如,这里有一个市场级的问题,看看有多少人接得起?成都楼市近五年55万9千套房源的单价分布及年度变化规律?
二、楼市好不好和房价的关系通过第一部分的内容,我们讲楼市这个抽象的概念整得非常具体。
变成了一组在各个总价区间上的数据。
判断一个市场好不好,就可以直观的从这里面找到依据。
这里面对楼市好坏的定义,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意义。
有的人认为房价涨,楼市就好,房价跌,楼市就差。
这种理解非常直观,让一个市场的好坏与房价,特别是二手房价建立了直接的联系。
我们把房子换成手机,看看这种理解是不是能成立。
手机涨价,手机市场就好,手机降价,手机市场就差。
这句话毫无疑问是错误的。
旗舰机每年的价格都会大于或等于上一年,但手机的销量可不会单边上涨。
更别说二手手机的价格,都是单边下跌。
当然有人会发现问题,手机是消费品,而房子有金融属性。
对的,我们再用从房子的概念来理解。
新房市场单价总价都是单边上涨,但新房市场可是快五年见底。
所以价格上涨和市场好坏二者讨论的都不是一个问题。
核心的问题在于产品在升级换代,土地价格在上升,人工成本在增加,今天的面粉更贵,面包自然要贵些。
更贵的面包可并不意味着市场有更多的购买力,恰恰相反的。
所以,房价高低,反应的是市场中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空间的大小取舍关系,它无法代表楼市的完整概念,因为楼市的好坏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意义。
三、楼市的核心是产能和产值一个市场最核心的东西,并不是价格上涨,销量高低,利润多少,而是可持续性。
楼市发展至今好几十年,中间可没有中断地。
楼市下滑,价格下跌都是暂时性或者有经济周期性地。
而一个市场的可持续性只有两种选择,要么就一直持续,要么中断后就很难重启。
这个概念可以从多方面得到验证。
比如以前出现过的BB机市场,火爆一时。
市场可持续性一旦中断,市场就会失败得一塌涂地,不可重启。
这样对比起来,你才会发现,房价下跌,那都是小意思。
楼市真正要保护的核心就在与产能与产值的可持续性。
简单说,每年至少要有多到多少的房子被修出来,才能保真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可持续运行。
只有楼市的可持续性一直存在,才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抛售,让所有人都回到1990年底,这才是楼市的红线机密。
这是一些人,至今搞不懂为啥会有平台公司去拿地,去土拍,不管市场好不好,都要去修10万套房子的重大意义。
所以,基于以上的专业研究和深刻的认知能力,我们第1行情 描述的楼市好坏,可不是价格高低,而是维持市场可持续性的那种能力。这个概念大家要注意!
发布于:四川省